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48 (第2/2页)
现在还在热映,王梓钧倒是不急着筹划下一部片子,而是将经历放在了创办时尚娱乐杂志上面。 做娱乐杂志,可不能随便招几个文科学生,编几篇文章就行,必须要对当下娱乐时尚比较了解的熟手。 王梓钧对现在的媒体还真不怎么熟,他首先想到的郑元,这个开着船首先在钓鱼岛上chā旗的记者。以他现在的身份,想必会认识一些人吧。 …… 富豪酒店的歌厅之中。 郑元正一边品着咖啡,一边合着节拍敲打桌子。 王梓钧匆匆地走过来,满面笑容地说:“哎呀,郑记者,让您久等了。” “没关系,是我习惯早到而已。”郑元和他握手说道。 眼前这个男人已经快五十了,文质彬彬,很难想象他居然有勇气驾着船上钓鱼岛。不过对于这种人,王梓钧还是心存敬意的。 郑元对王梓钧的印象也很好,当初王梓钧游行中枪后,第一篇在上的表扬文章,就是他亲自刀的。 那天的首映式,郑元也在受邀请之列,观影之后颇受震动。此时和王梓钧面对面坐在一起,不禁夸赞道:“王老板真是奇才,能将那场战役神乎其神地再现于世人眼前,是我平生所仅见。” “郑记者谬赞了,叫我梓钧便可。”王梓钧谦虚道。 “那我就托大了,叫你一声老弟。”郑元问道,“郑某我是个直人,王老弟今天找我来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的。”王梓钧问道:“郑大记者想必听说过画报。” “知道啊,”郑元笑道,“这画报的年龄比我还要大一岁呢。” 良友画报1926年创刊,采取当时最先进的照相制版术印刷,创刊号以影星胡蝶为封面。首印的3册两三天就卖完,然后又连续加印,直卖了7本,这在当时是非常恐怖的数据。 此后的20年间,共出172期,内容囊括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世界局势的动dàng不安、中**政学商各界之风云人物、社会风貌、文化艺术、戏剧电影、古迹名胜等等,可称为百科式大画报。 上至学者专家,下到村夫fu孺,凡是有华侨居住的地方都有,赢得了“良友遍天下”的美誉。各国大图书馆也竞相收藏,作为了解中国的窗口。一本时尚杂志能做到这种份上,也算是朵奇葩了。 王梓钧道:“我想办一本与相近似的杂志,但现在缺乏人手,又对传媒界不熟,不知道郑大记者可否推荐一两位人选?” “你想办这个?”郑元吃了一惊,这里面是有一些禁区的。不过想想那天王梓钧与蒋经国的亲密举动,郑元便将心中的惊讶放下了了,想了想说道,“我倒是记起来一个前辈,他以前就在做记者。” “哦,这样正好。”王梓钧喜道,“改天约他出来吃顿饭。” “当然可以。”郑元说道。 两人说定之后,便开始闲聊起来,最多的还是王梓钧的电影。提到王氏影城的时候,郑元兴趣盎然地说:“就在林口吗?那下次可要去看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