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中山王府来人 (第2/3页)
好像炸裂了一般,他似乎一瞬间想起了什么,可是似乎马上就要触到那记忆时,脑子里就痛的死去活来。只要不去想,头痛就会慢慢消失。 纪五低声请示道:“少爷,那我去告诉刘妈,给小姐做些准备。” “不用。” 况且另有一番计较,就算真出了什么掉脑袋的事,一家人也要在一起挨刀,决不能抛下父亲独自逃生。另外他虽然觉得此事太蹊跷,但和父亲想的可能完全相反。 “那我去看看老爷。”纪五又问道。 “走,我们一起去吧。” 况且说完,自己先走出去,向外面招待客人的厅堂走去。 刚出房间门,就看到父亲往回走,一脸的轻松,外加无法掩饰的喜悦。 “况且,是中山王府的小王爷要请你去下棋,王府的人是来接你的。” “下棋?” 况且恨死这位小王爷了,不知道吓人会把能把人吓死吗?真是没教养的孩子。 中山王府就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的后代,明朝的制度是异性不得封王,这一点是跟汉高祖刘邦学的,朱元璋的案头书就是汉书,最崇拜的就是刘邦。 不过,武臣可以封国公,而官员死后,朝廷按例是要按他死前的品级提高一格,成为封赠,算是此人最后盖棺定论的勋名。 所以国公死后,可以封王,徐达生前封魏国公,死后就封增王爵,即中山王。这就是所说的生公死王。后代也可以打着祖宗的封赠,顶着王爷的虚名过过瘾。 中山王府这一支并非如此,他们无论在世人眼里还是朝廷眼中,都和真正的王府差不多,连府邸都按照亲王府的规格修建。实非其他国公可以相比。 这也是有原因的,朱元璋取天下,徐达功劳最大,可以说是他的韩信,朱元璋称帝后,对徐达仍然是大哥长大哥短的,从不叫他的名讳。魏国公在诸位国公面前自然具有特殊地位。 朱棣于燕京起兵反抗朝廷,徐达的两个儿子各自为阵,走上了对立的道路。 当时的魏国公是徐达的长子徐辉祖,袭父爵为国公。他力主建文帝削藩大计,忠于朝廷。 徐达的小儿子徐增寿因荫袭父亲的功劳资历,也官至左都督,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他却因jiejie嫁给燕王为妃,自己也跟燕王情感相投,就暗地里把京城动向都通报给朱棣,当了潜伏在建文帝身边的高级间谍。 后来事情败露,建文帝还因徐达的功劳,不忍心治他的罪,只是把他软禁在宫里。 朱棣攻破南京城的最后一刻,建文帝怒火攻心,觉得都是徐增寿引狼入室,自己才遭此劫难,愤怒之下,亲手持剑砍杀了徐增寿,然后率领一众太监出逃。 徐辉祖在燕军入城后,还亲自率领家丁进行巷战,后来知道无法战胜,只好逃到郊外父亲的坟茔旁的草庐里,避不见朱棣。 朱棣因王妃的关系,也不愿意治这位大舅哥的罪,就亲自带人去看他,想给他一个台阶下。孰料徐辉祖见了他一言不发,只是在两人间的石案上写了一行字: 吾乃大明功臣之后。 朱棣气得险些吐血,也只能把徐辉祖软禁终生,爵位待遇一切照旧。 朱棣称帝后,感念徐增寿的恩德,封他的儿子为定国公,宠遇更在魏国公之上。徐家是明朝唯一一家出了两个国公的家族,不过,是用血换来的。 迁都燕京后,燕京改为北京,金陵改为陪都,定国公一家就跟随永乐去了北京,魏国公这一脉还是留在南京,被成为中山王府。 永乐以后,仁宗、宣宗等对魏国公又恢复了往日的信任和宠遇,对定国公这一支当然更好。可叹的是,魏国公这一脉出了不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