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3章,冬天里的野望(求订阅!) (第2/4页)
感,你不知道有多幸福哎。 所以啊,不用谢我,不然你谢我,我谢你,谢来谢去就没完没了。” 男孩mama听笑了,宠溺地眼神在男孩身上一扫而过,就问张宣:“你是羊城本地人吗?” 张宣摇头:“湘省的,在这边求学。” 男孩mama有些惊讶,“那你年纪轻轻,粤语说的挺正宗的。我一些外地同事,在羊城工作十多年了,一说粤语还带着nongnong的乡音。” 张宣笑说:“可能我有语言天赋吧。我不止粤语一学就会,英语也一学就会。” 男孩mama也觉得是这样,接着心有余悸地说:“你们两个是真了不起,之前机舱内大家都慌了,就你们俩个不怕,始终面不改色。” 张宣看一眼李梅,唏嘘道:“不是我们不怕,而是我们曾经在生死边沿徘徊过,当面对死亡时,可能就镇定些。” 男孩mama虽然很是好奇张宣和李梅经历过什么样的生死,但毕竟双方认识没多久,毕竟此时环境不宜再谈生死这种话题了。 飞机抵达了沪市上空,见到还是蓝天白云,张宣和大家一样,才真正松了一口气。 下机落地时,又是一片欢呼声。 分开时,男孩mama对张宣和李梅讲:“谢谢你们,有缘再见。” 张宣和李梅只是笑笑,没说话。有缘再见,有缘再见,茫茫人海想要再次相见那是何其地难? 出机场后,李梅问:“回程是坐火车还是?” 张宣淡定地说:“坐飞机。” 李梅盯着他的后脑勺看几秒,不再说话。 同来接机的人在路边随便吃点,肚子瓷实后,一行人也是紧赶慢赶去了洋山港码头。 “我们的集装箱在这边。”李梅对洋山港熟门熟路,一到港口办完手续就带着张宣往右边走。 到达目的地,张宣围着2个集装箱转一圈就问:“这里一共多少吨新闻纸张?” 李梅从背包里翻出报表给他,介绍说:“40尺柜装有20吨,另一20尺柜有12吨。” 张宣一下明了,“新民晚报和华西都市报分别预订了4个月的量?” “对。” 李梅应一声,又说:“这批交易完成后,我还得去一趟俄罗斯,为粤省日报采购12吨新闻纸。” 打开货柜,张宣发现新闻纸出场成品是白色的卷筒纸,上面标有规格为1562x12000。 张宣清楚,1562mm代表宽,12000m代表这卷纸的长度。 伸手摸了摸,他感觉不出好坏,只觉着同平时的报纸纸张差不多,没有书法纸的质量好。 李梅见他迷糊,就耐心解释道:“这种新闻纸一般用于印刷报纸,通常以80%以上的机械木浆和20%以下的化学木浆制成。 纸质松轻、有较好的弹性,吸墨性能好,这就保证了油墨能较好地固着在纸面上。 纸张经过压光后两面平滑,不起毛,从而使两面印迹比较清晰而饱满;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不透明性能好;适合于高速轮转机印刷 由于机械木浆纤维内含有较多的木质素,在光的作用下纸张易泛黄变脆,故不宜印刷需长久保存的书刊…” 从海关出来,张宣跟着去了一趟新民晚报。 是个中年女人带着秘书接待的两人。 中年女人姓曹,李梅叫她老曹。 曹女士见面就和李梅拥抱在一起,看两人的笑容,应该是非常熟悉的老朋友了。 松开时,李梅主动介绍张宣:“你不是一直好奇我回国后在为谁打工吗,这就是我老板。” 见对方有点惊讶,李梅又插一句:“人民文学的“风声”你应该不陌生吧,我老板写的。” 曹女人更惊讶了,只是前后惊讶的两种表情完全不一样。 张宣主动伸手,笑说:“你好,张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