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43 (第1/2页)
走后,京城之中只留你一人。”朱高炽的这番话,是避开旁人,单独说给朱瞻基听的,“除了教导你的师傅,不要轻易同朝廷大臣接触,也莫要同奉天殿及坤宁宫中的内官宫人往来。便是有人找上你,也要立即上告皇祖父,切记!” “父王教诲,儿记下了。” “再有,你一定要清楚记得,你的皇祖父是大明的天子,先是天子,才是你的祖父!” 朱瞻基眸光微颤,最终还是躬身下拜,“儿谨遵父王教诲!” 朱高炽走了,京城平王府大门紧闭,朱瞻基留在宫中,连初一十五也不再回府。 亭台楼阁,廊庑飞檐,青色琉璃瓦,瑞兽蹲坐于屋脊,仰首啸天。饶是宦官宫人每日清扫,紧闭的院门,冷清的三殿,还是日渐荒凉颓败。 相比之下,京城汉王府和赵王府则是另一番景象。 在汉王和赵王抵京当日,王府正门大开,清水洒在石砖路面上,恍惚能照出人的影子。 随朱瞻壑留京的汉王府右长史满脸喜色,在大门前恭迎王爷回府 待马蹄声近,却只有护卫,不见两位殿下人影,愣一下,很快想到,王爷定是进宫了。 长史咳嗽一声,收起满脸笑容,令人将护卫安排进府内,转身道:“殿下既已进宫,暂且散了。” “是。” “殿下在京时日,尔等定要谨言慎行!出了差错,定然不饶!” “奴婢遵命。” 宦官宫人连连应诺,等到长史离开,才互相使着眼色,这位走路都发飘,恨不得一蹦三尺高,板着脸给谁看? 近些年来,王爷愈发行事沉稳,镇守宣府,屯田练兵,传出不小的名声。世子又受到皇帝皇后喜爱,不下平王世子,汉王府上下均与有荣焉。 这样的改变,究竟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好像,是从殿下同兴宁伯交上朋友开始…… 不提汉王府和赵王府的忙碌,朱高煦和朱高燧进宫后,不需人带路,直接前往坤宁宫。 “高煦和高燧到京了?” 听到中官禀报,徐皇后很是惊喜。 “回皇后殿下,两位王爷正在殿外等候。” 闻听此言,朱棣也难摆出严厉面孔,“宣。” 中官将兄弟二人引入殿内,朱高煦和朱高燧跪地叩首,“儿臣参见父皇,母后!” 徐皇后十分欣喜,却没忘记宫里的规矩,见二人仪容不整,又是未-奉-召入宫,忙道:“陛下,高煦高燧应是担心臣妾,有失仪之处,还请陛下宽宥。” 不经召唤,举着亲王的腰牌进宫。 面见帝后,不说沐浴焚香,衣服不换,脸也不洗,离得近了,还能闻到一身的汗味。就算是皇帝的亲儿子,也不能如此不顾仪态! 事情传出去,言官的奏本会立刻堆到御案之上。 朱棣摆摆手,“既然皇后说情,朕就饶过尔等这次。都起来吧。”看到两个儿子被染成土灰色的衣袍,眼底的青黑,虎爹难得心软一回。 “谢父皇,谢母后!” 朱高煦和朱高燧起身,不约而同的松了口气。还以为又要挨-鞭子,万幸啊! 虽然皮糙rou厚被老爹收拾习惯了,但当着儿子和侄子的面挨-抽,实在太丢面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