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24 (第1/2页)
“父亲?” 听到熟悉的声音,看向唯一还活着的儿子,阮西周的心中涌上一团疑惑。 大明的将领将他们父子关在一起,到底为了什么?儿子潜入大明生乱,即使被抓,也该关在凭祥,而不是被带到安南。 难道…… 阮希周一下坐直了身体,吓了跪在地上的军师一跳。 “你……” 刚说出一个字,帐篷外就传来了脚步声,接着是铠甲-摩-擦声。 阮希周父子同时一凛,目不转睛的看着帐帘。 帘子被掀起,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在面前,父子俩陡然间变了神情。 “阮相?” 站在阮希周父子面前的不是别人,正是曾几次带队出使大明,为黎氏请来册封,又把陈天平请回了安南的伪丞相,阮景真。 自大明发出讨逆诏,阮景真就和其他曾出使大明的安南大臣一样,拖家带口不见了踪影。 黎季牦曾下令抓捕,十次里有九次是无功而返。 这些昔日里手握实权的大臣,很多都是安南大族,有私-军,也有自己的城寨。即便无法武力对抗,也能带着财产逃入临封。 占城,暹罗,老挝,真腊,乃至于明朝的钦州等地,只要给得出价钱,表示出臣服,哪里不能去? 黎氏父子太过嚣张,几乎将邻居得罪个遍,即使是恶心一下黎季牦,这些请求“政-治-避-难”的前安南大臣也会被接纳。如占城国王,更是二话不说,来多少接多少。之前的恩怨一概不咎,只要反对黎氏父子的都是朋友。 短暂的惊讶之后,阮希周父子沉下了表情。 阮景真会出现在征讨大军的军营里,有十成十的可能投靠了大明。 “阮相。” 阮希周起身,拱手。 安南仿效实行大明的科举制度,权利上层的一举一动都在向明朝靠拢。 只不过,除了少部分人,大多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用个不太好的词来形容,沐猴而冠。只有表没有里,不照照镜子,反而沾沾自喜。 阮希周很幸运,是少数中的一员,他的四个儿子也被称为才子。如果不是黎氏-篡--权--夺-位,长子还有可能被送到明朝京城国子监读书,回国后,前途不可限量。 现如今,一切都化为了泡影。 “不敢。”阮景真连忙摆手,“在下同黎氏逆贼势不两立,早非丞相。上国天子仁德,宽宥前罪,令吾出任东都留守,不日即将上任。” 阮希周没说话,只是尴尬的扯了扯嘴角。 恭喜?还是大声斥骂? 前者,他没有立场。后者,他还不想死得更快。 “听闻希周兄在此,特请天军总兵官定国公容许,来见兄长一面。” 虽然都姓阮,但阮景真和阮希周没有半点亲戚关系,如今又是一人权柄在握,一人为阶下囚,一声兄长,不过是客气。 “何故要见我这罪人?” 听到阮希周的自称,阮景真笑了。对于定国公交代之事,已有了六分把握。再看站在一边的阮希周之子,把握增加到了八分。 黎季牦父子必死无疑,跟着占城国王一起投靠大明,无疑是保全家族的最好办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