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92 (第1/2页)
世子妃被拘在文华殿中多日,直到以沐昕为驸马都尉,尚常宁公主的旨意下达,才被徐皇后召去说话。 期间,耿炳文上疏,请除爵。平安和盛庸同样上疏乞骸骨。 李景隆没有上疏陈情,也没表示委屈,曹国公到底硬汉一回,绝食了。 消息传到北平,朱棣都十分惊讶。 十天过去,在旁人以为曹国公府要准备白事时,李景隆依旧活得好好的,继续绝食中。 接到锦衣卫的奏报,朱棣直接气笑了。 “传朕旨意,让杨铎把人撤走。也给曹国公带句话,饿不死就别饿着了、” “遵旨。” 郑和应诺,退了出去。 朱棣拿起后都御史陈瑛弹劾盛庸的奏疏,沉思良久,终究还是放到了一边。 这次刺杀提醒了朱棣,现在还不是放心的时候,得不到最终的答案,永远无法高枕无忧。 派出锦衣卫,为的是挖出潜藏在京中的建文余党,不是为了将建文朝的武将一网打尽。 八月丙子,行刺天子的杜平被判凌迟,夷三族。杜平的家人,族人,依户籍名册被押入大牢,待秋后处决。一同被处置的,还有同杜平“过从甚密”的十数人。 锦衣卫的办事能力非同一般,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同杜平有过关联的人全部被挖了出来,其中就有孟清海。 孟清和被下刑部大牢的消息传回孟家屯,族人都是担忧不已。即便孟虎和孟清江打探消息,又有沈瑄派人带话,众人也不能放心。 孟王氏整日以泪洗面,孟重九急得嘴边起了一圈燎泡。 迟迟不见孟清和被放出来,族人心中多少都有了不好的猜测。有担心孟清和性命的,也有埋怨孟清和带累旁人的。甚至有人说,不如趁孟清和罪名未下,将其除族,还能保住一族人的性命。 族长不能压服,埋怨的声音越来越大。孟重九等族老当机立断,召集族人,厉声言道,谁敢再动这样的心思,立刻开祠堂,将其一家从族谱中划去! “孟氏一族有今天是因为谁?儿郎们能够读书,从军,出人头地,又是因为谁?” “人要有良心!恩将仇报,畜生都不如!” “十二郎遭难,身为族人理当相助,帮不上忙也不该落井下石!” “将十二郎除族,亏能说得出口!莫说现今情况未明,便是十二郎真有事,孟氏一族也和他一起扛!” “有好处便一拥而上,遇上祸事就立刻撇清,摸摸良心,真这么干了,今后还能抬头挺胸的做人?传出去,谁还能看得起孟家屯的人?!” 几番话说得族人都低下了头,脸上现出惭色。 孟王氏和两个儿媳泣不成声,几名妇人上前安慰,陪着一起掉眼泪。 就在孟重九等族老安抚下族人,继续想方设法打探消息时,一队官差突然到了孟家屯,带走了孟清海和孟广孝。 众人这才知晓,行刺天子的竟然是邻村的杜平!孟清海和杜家有牵扯的事被挖了出来,此去是要过堂问话。 孟刘氏哭得软倒在地,被人扶起来,人都有些带傻。 亏得没有证据指明孟清海同刺杀案有关,父子两人很快被放了回来。 但由于孟清海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