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26 (第2/2页)
见李英和他们一起进来,就知道他们让李英来替他们说话,心中大大不悦。却不曾想,李英开口并未说陕西府衙不好,而是说自己母亲斋戒的事,这让他的心里舒坦了许多。地方武装与中央官员来往过密,本就是皇上的大忌,呼延锦又如何不知?进殿之前,他就和李英说好,只能如此这般。如今看到皇上的脸色缓和,几个人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只听李英继续说道:“末将母亲相熟的主持已经六十有余,很多事还要亲力亲为,我母亲便问他,为何还不培养些年轻僧人,将来也好继承衣钵。那主持道:洪武年间进寺的僧人都已经慢慢老了,永乐、洪熙,几乎就没有进过新的僧人,明年,他们就无法再接待前来斋戒的信徒了。”“哦?还有这事?朕怎么一点消息也没听到?”旁边站着的僧录司正印背上早冒出了冷汗,还好呼延锦替他圆道:“僧录司人手少,若是不知,也应该是陕西僧纲司未将此事呈报京城。”僧录司正印赶紧的看了呼延锦一眼,赶紧投桃报李:“陛下,微臣自知失职,种种情况来看,三法司所得结论应是事实,微臣这就亲自过问陕西僧纲司所辖,让他们立即恢复批准僧人出家。”朱瞻基点点头,又皱眉道:“朕虽知这些僧人被冤枉,可这是造反案,若是轻易推翻,岂不是让天下人以为造反之罪也可免?朕刚刚登基,开这样的头,也不合适。”“陛下,臣有一计,不知是否能用。”“讲来。”呼延锦微笑道:“此事为太皇太后路遇囚车,询问之下,才让臣等过问。不如将实情公之于众,再请太皇太后下懿旨,免了他们的死罪,皇上,您只需斩了他们的僧衣,以示对此事的严正态度,便孝法两得了。”吴尚书一听也笑了:“皇上,此法虽然荒诞,也不失为一个应对民众的法子。古有打龙袍,今有斩僧衣,这也是皇上的功德。”“呼延啊呼延,朕真是想看看,你那脑瓜子里还有些什么。”朱瞻基也被他逗笑了,指着他道:“好,朕就任命你与徐大人做监斩官,替朕将这件事办好了!”第二天一早,潭柘寺就接到了皇上的请旨口谕。太皇太后一听前因后果,不禁笑道:“好,能为皇上做点事,哀家何乐而不为。”德始禅师连连点头赞到:“上有明君,下有贤臣,此乃大明之福啊。”“太皇太后,既是您的懿旨,您应该派一个代行人才好。”张樾建议到。“你要过去?”“不不,我虽是您的……弟弟,可却不能代表皇家,我建议您问问宝应长公主,她愿不愿意代您走这一趟。”“对呀,我把她给忘了,你去找她过来,仙草,你来拟懿旨。”“太皇太后,花荞不请自到了。”花荞正好过来请安,在门外就听到张樾的话。她这一颗心早就飞回京城,飞到呼延锦身边了。潭柘寺回京的路上,一辆马车飞快的跑着,赶在关城门之前,花荞回了宫。皇上也赞太皇太后想得周到,这下就更没人会说皇上姑息造反之人了。正午将至,呼延锦和徐之锦已经身着朝服,坐在监斩官的位置上。两个刽子手今天格外轻松,因为他们只需要做做样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