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09 (第1/2页)
来,他们这样的勋贵家,尤其是以武起家的,家中的孩子大多舞刀弄棍的,要是资质好,能吃苦的,丢到军中历练些年头,将来也能子承父业。可如今,他们宋家发家已经近百年了,家中的孩子早就吃不得苦受不得罪了,只能托庇父辈恩荫,送到军中挂个名头而已,实际只是拿着干饷,混日子罢了。这都还是好的,还有那不成器的,每日斗鸡遛狗,在外胡作非为的,更是常见。大多跟他们这样的勋贵人家,如今都在家里请了夫子,办了私塾,教导家中的孩子读书,不求他们考个举人或者进士,能中个秀才,也很值得出去说嘴了。要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也只有边疆还需要武将,他们那里舍得自家孩子去吃这个苦?只是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到底骨子里就不是读书人的料,这么些年了,勋贵人家里的孩子苦读的也有,只可惜都天分平平,能中秀才已经少有,这能中举人的,简直是万里挑一了。因此,在族长和族老眼里,此刻宋重锦哪里是认回来的骨rou,简直是捡回来的珍宝啊!这样的天份,若是考上个进士,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啊。尤其是族长,更是多看了宋重锦一眼,心中暗自嘀咕,这孩子身上流淌着一半齐家的血,难怪能考中举人呢。顿时一个个将宋重锦夸成了花一样,在他们眼里,此刻宋重锦面色淡然,那是有大将之风,宠辱不惊,心性极佳!宋重锦起身谢他们夸奖,就是谦谦君子,不骄不躁。第一千一百零五章立世子大家夸得性起,其中一个族老嘴就没兜住:“国公爷,我看这锦哥儿不论相貌还是脾性,都最肖你,在读书上又这般有天份,这年纪轻轻就是举人,说不得来年二月春闱就能中进士。这样的孩子,在谁家不是顶门立户的料?”“国公府这么些年,世子之位虚悬着,到底几位哥儿都大了,你得早早拿个章程出来,定了下来,也稳了孩子们的心。到时候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何愁我们宋家不能更上一步?”“今儿个我这当叔叔的,就托大说句不该说的话,你早些定夺为要!”说着意有所指的看了一旁躬身而立的宋重锦一眼。他是想着,这宋弘多年没立世子,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其实总归逃脱不了,对几位哥儿不满意。说实话,他们几个老家伙虽然年纪大了,可又不是瞎子聋子,这国公爷的几个哥儿,若真有出息,国公爷能不用心当作继承人来栽培?他们能不知道?这几年,不仅是宋弘着急卫国公和宋家的未来,族长和几位族老看着族中下一辈里,并没有几个出色的苗子,也是心中发愁。如今还有是卫国公撑着,若卫国公不在了,宋家该如何?难道真要如其他那些落魄的勋贵一般,也是家中子弟不成材,一代也就算了,两代以后再无人支撑,就此落魄下去,再难翻身了吗?这新认回来的,看起来心性沉稳,又有功名在身,将国公府长大的几位哥儿倒是比下去了。反正宋弘膝下的几个孩子,出身都一样,都是庶出,谁也不比谁高贵。这找回来的还占了一个长字,又自己这么争气,就是不认回来,凭着他这功名,只要略会钻营的,将来前程也差不了。若换做是他,这个时候,就该当机立断的立宋重锦为世子,定下大义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