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44 (第1/2页)
想到还有这个外快赚,喜得见牙不见眼,没口子答应了。每日整治干净的饭菜,吃得那几个同窗又是感激又是不好意思,商量了以后,硬是封了个红包,凑了几两银子算是交的伙食费。宋重锦本不在乎这点银子,可也知道这几个同窗的脾气,都不是那占人便宜的。只一笑收之。很快就到了八月初九,秋闱开始。这秋闱一共三场,八月初九、八月十二和八月十五三场,每场三天。如今八月白天虽然还热,可到了晚上,也夜风就开始转凉了。又怕考生们携带小抄作弊,这考生身上还不能穿夹衣。王永珠早就打听过,张婆子也有经验,所以早早的就给宋重锦带了几件单袍,晚上冷还能多穿几件,也免得受凉。还准备了油布,这是怕万一刮风下雨,也好挡一下风雨。每个考生吃食自备,因着天气炎热,也不敢带饭菜进去,不然一天就馊了。大多是带干粮进去,对付几天。那小院的老俩口里的婆子,做得一手干烙饼,倒是省却了宋重锦的麻烦。加上宋重锦还带着自己做的菌菇酱,又带了二两茶叶,还有小号的红泥小风炉,一个小茶壶,打火石和一小筐木炭。进了号间后,有专门放置风炉和茶壶的地方,可以煮点开水喝。本来宋重锦是没想带着自己,可王永珠却十分坚持,她问过了,那贡院准备的水,都在一个水缸里,谁知道那水缸洗刷干净没?这生水喝下去,万一导致肠胃不舒服可就一切都毁了。倒宁愿麻烦一些,也要避开这些可能。宋重锦一听,说的有道理啊。也就不嫌弃麻烦的,将王永珠所列的单子上的东西都给备齐全了。排队进考场,宋重锦本以为自己这样背着大筐算是夸张了的,可到了现场,前后一看,才发现,自己真的是太天真了。有带着被褥的,有带着炒锅和油盐酱醋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不是来考举人的,是来考厨师的。还有带着小厮和丫鬟来,要进去的。大多是背着大筐子,毕竟要在里面住上三天两晚不是。手头宽裕的人家,这个时候自然更舍得,恨不得连家都搬进去,再自己进去伺候才好。手头紧的人家,也是尽了自家最大的所能,带上平日里都不舍得吃的白面烙饼。杨宗保将宋重锦送到了贡院的门口,门口几个小吏,正在细心的翻捡,凡是有不合格的或者违禁的,一律都丢了出来。宋重锦坦坦荡荡的任人检查,一面嘱咐杨宗保:“舅舅,你三天后来接我就行。”翻查了一番,宋重锦没带任何不合格和违禁品,自然就给了号码牌子放行了。进了里面,按着牌子上的号码,找到自己的号间,还好,位置不前不后,正好在树荫下,太阳还晒不着。放下东西,宋重锦先将风炉、水壶之类的放好,又将自己的号间洒了杜太医给的驱蛇虫的药,将笔墨砚台拿出来一一摆好,去打了一壶水来,然后静坐在号间等待着。时间一到,贡院的大门立刻就紧闭了,如狼似虎的护卫牢牢的守护着,外面的人休想进去,里面的人别想出来。号间里,考官们给每个人都发了纸张,然后就有考官拿着考试的题目慢慢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