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026 (第2/2页)
说句实话,自古以来谋逆的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帝王血亲,这样的情况之下,即便谋逆失败,也多数以软禁的结果残此余生,这并不少见。当然,留这一条性命也是为了招揽那些同他谋逆的叛军,做给天下人看陛下宽宏大量。如今陛下仁慈之名在外,就算最后拿下了陈善,要收编他的西南军,为了仁慈之名,陈善以软禁收场的可能性很大。“若没有大宛与匈奴逼近,谁也不会停手。但现在不一样,我们不收手,到时候若大宛、匈奴真打到长安,穷兵黩武之名你我谁能承受得起?”有个须发花白的老将叹了口气,摇头道,“你我不能意气用事,陈善不蠢,这个条件你我没有理由不答应的。”黄少将军点头:“我等不是平民百姓,行大事不能以私心考较,我的意见也是同意。只是在收编西南军时不得有半点差池!”几位将帅齐声应了声是。黄少将军微微颔首,思绪也飘远了:“大宛国在西域大大小小的几十国中算是不小了,盛产汗血良驹,其骑兵相当厉害,匈奴单于若没有大宛骑兵的相助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统一匈奴。此次大宛、匈奴联兵同上一回全然不同,我等决不能小觑。”几位将帅再次应声。……军中的意见并没有拖延,很快便传至长安。王老太爷几乎是与陛下同一时间内收到的消息。“结果怎样?”王老太爷小心翼翼的端详着茶室内的茶具问道。王栩微不可闻的叹了口气,也不知道在叹什么,口中却还是将结果说了出来:“军中大部分将领都同意了。”“大部分?”王老太爷攥着手里的绸布微微侧身,似是有些意外,“难道还有人不同意?”“是啊!”王栩说道,“临鲁关的守将王恒山不同意。”“王恒山啊!“王老太爷思索了片刻之后微微点头,“我知道这个人,这个人可不是什么老顽固,他为什么不同意?可说理由了?”王栩点头:“说是说了,但这理由难以服众。”“什么理由?”王老太爷问道。“他说万事过则生邪。”王栩说道:“陈善之于西南府意义不同,不管什么时候出现都是一呼百应,这已不是普通的主将了,留下他必会酿成祸患!”“这理由……”王老太爷听了也忍不住嗤笑,“果真是不会说话!”这个理由并不具备说服人的能力。王栩在一旁问道:“祖父也觉得我们要同意吗?”王老太爷瞟了他一眼,道:“没有私心的话,当然要同意。有私心的人……已经失联了。”或者说是单方面的切断了与他们所有的联系,不见踪影了。“穷兵黩武之责,谁都担不起。”顿了顿,王老太爷又道,“陈善敢提就知道我们一定会同意。”王栩低头应了声是。“你去街上吼一声不打仗了,”王老太爷今日话似乎特别的多,应是感触良多,他说着手指向外头,“看看百姓会有多高兴!不内战是民心所向,谁能拦谁敢拦?”王栩嗯了一声,眼神却闪了闪,忽道:“若有人一定要拦呢?”“与民心背道而驰,有什么好结果的?”王老太爷摇头,“她要不傻,就不会这样做。”“可有时候不是傻不傻的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