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68 (第2/2页)
其他臣子考虑的就相对公正,至少也要有实力把徐州给守住吧。北吴现在是乱成一团,谁能保证不会像大梁一般,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就平定内乱,重整旗鼓呢?综合各种考量,自然是萧司空提议的人选更为合适。虽然朝中也有极少数反对,但大梁一朝历来是有举荐这种行为,有人因受名人举荐而做官的也不在少数。只不过如果被举荐之人犯错,举荐人也会受到连带责任就是。所以这种行为,一般被视为休戚相关的利益共同体。有大公无私的,举荐良才,但是少。永平帝郁闷,谢显倒是一句重话没说,吏部也好,下面的朝臣也好就已经有不少把杨劭给排除在外了。淮阳王倒是个好人选,至少是以前打过几场胜仗的。二选一,永平帝是宁可选萧司空举荐那位安西将军的。那些朝臣能不理淮阳王黑历史,但永平帝心里却始终是个阴影,不能给淮阳王坐大的机会。和谢显其实是一样的,杨劭有才,可以在眼皮子底下重用之,但真要放虎出山,放他们出建康城坐镇军事要塞,他们都是一百个不愿意,也不允许的。第724章抱团取暖潘贤妃有孕的消息都没能抚平永平帝倍受创伤的小心灵。后妃有孕的多了,能生下来的又有几个?他现在已经学会波澜不惊了,论真格的儿,等生下来再说吧,说多了都是累,也省得白高兴一场。好在潘贤妃胆小如鼠,窝在太皇太后宫里说什么也不出来了,连皇帝想见都得亲自去寿康宫,跟探监似的。这一天天后宫就没个省心,前朝又作出了妖蛾子,虽说天下太平了,但永平帝却分明感觉到前路艰辛,于他之路并不好走。有心和萧皇后交交心,小夫妻俩也顶多自我安慰,都不是能解释事儿的,抱团取暖而已。就在这样的氛围之下,连九月九重阳节皇帝大宴群臣都是恹恹的。自从永平帝在燕雀湖出了意外,他就很忌讳出宫,平日在宫里也是侍卫前呼后拥,极重视护卫安全。每年九月九本来是要佩茱萸,食莲饵,赏菊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之节。永平帝这一年连样子都少做,皇宫都没出,只在宫中宴请群臣饮酒作赋。原本后宫是没有惯例的,以往也就是会稽大长公主爱热闹,每年但凡有个由头都要办几次宴会。自会稽大长公主死后,皇室倒是没人凑这热闹。这一年则由太皇太后起头,广邀皇室以及外命妇在宫中赏菊饮宴,萧皇后因父丧在身,便未出席,一应内外皆由褚贵妃安排,就连座位也是褚贵妃挨着太皇太后,潘贤妃已经吓破了胆,这么大的宴会愣是连个面也没露,一心躲在寿康宫养胎。谢显几番拒绝萧皇后邀请进宫,萧宝信自然这一次也没有出席。不可能当众打皇后脸,皇后请不到,太皇太后办宴会她倒是乐颠颠去凑热闹,这不只是打皇后脸,告诉所有人谢萧两家撕破脸,更是明晃晃地秀智商。萧宝信人在家中坐,却处处少不得她的传说。对于被谢显捧在手心上的宝儿,基于很长一段时间她并没有出现在众人面前,她的彪悍事件已经很少,大众记得的大多都是谢显怎么不长眼看上萧宝信,以及谢显怎么委屈求全天天被萧宝信揍,各种萧宝信阴暗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