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49 (第2/2页)
个好汉三个帮,在传播基本靠吼的年代,有一帮志同道合的好友,到处传诵,很快就能打出名气,有了名气就等于光环加身,别人再想动你的时候,就要掂量掂量舆论压力。这也是很多菜鸟自保的手段。这种炒作方式一点不新鲜,往前一千年,三国年间就有祢衡裸衣骂曹,千古偶像诸葛亮没事唱梁甫吟,往后五百年,更有一大帮为了搏出名,无所不用其极的人物,说起来,也算是古今一理。在大明的朝堂上,诸如“七子社”一般的团伙在朝堂上数量惊人,以王世贞为例,他在李攀龙死后,独掌文坛二十年,前后提携过后五子、续五子、广五子、末五子、南园后五子、琅琊四十子……也不知道这位手里是不是有份琅琊榜。但是,但是,但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大明朝还从来没有出现过二三百人一起公然结党结社的前例,偏偏唐毅就这么干了,而且还干的理直气壮,干的无话可说,谁让人家手里有尚方宝剑呢!唐毅和嘉靖拍着胸脯保证能不花一分钱,把开海办好。嘉靖当场表示,只要不要钱,需要什么给什么。唐毅想了半天,只向嘉靖提了一个要求,就是开海牵涉太广,沿海省份要卖出商品,增加棉田,桑田,增加工匠,必然造成排挤,弄得粮食短缺,劳力不足,需要从外省调拨。由于数量太大,不是官府一个命令就能做到的,必须先摸清楚各省的情况,方能万无一失。了解情况最好的人选就是新科进士,他们来自各省,代表广泛,而且不像宦游多年的老官僚,跟家乡已经脱节了。在开海的引诱之下,嘉靖欣然点头,准许唐毅去召集新科进士,共商国是。精明了一辈子的嘉靖,做梦也想不到,这一看似随意的决定,究竟给朱家的子孙造成了何等麻烦!小小的苏州会馆,不到二百人当中,日后光是阁老部堂总督巡抚就出了五十位之多,执大明朝堂牛耳长达五十年之久。当然这些还是后话,除了唐毅有个朦胧的念头之外,其他的小菜鸟对自己在做什么是一无所知。大家只是知道朝廷要开海,想了解各省的情况。他们努力搜刮肚肠,把自己知道的都说出来。如果侥幸能被陛下采纳,不啻为一条升官扬名的终南捷径。唐毅介绍了情况之后,就让大家分别讨论,每个省的进士聚集在一起,唐毅,徐渭,王世贞,王世懋,诸大授,陶大临,他们每个人都拿着一个小本,不停穿梭,把大家伙的观点都记录下来。最初的时候。还很拘谨,不怎么敢说话,可是架不住唐毅他们鼓动。大家都是初入官场,满腔热血,盼着建功立业。尤其是听说陛下要广纳谏言,更是血脉喷张,经过了一个上午之后,到了下午时分整个会馆都沸腾起来。一个女人顶得上五百只鸭子,而一个文人顶得上五百个女人,大家伙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吵得不亦乐乎。有支持开海的,有反对开海的,有主张在福建开海,有主张在松江开海,大家互不相让,辩论之激烈,简直难以形容。可苦了唐毅几个,他们要维持局面,防止打起来,还要记录各方建议,这里面就有问题了,你写了他的,不写我的,就是看不起我!为了公平起见,他们甩开膀子,运笔如飞,把每一条都要记下来。一连讨论了三天,好不容易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