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093 (第2/2页)
边框。哇,太大气了,比卷轴式的要厚重的多!好看的多!很适合在厅堂的显著位置摆放。不但王爷说好,先生也说好,所有看到的都说好!鉴于此,云儿想到了是不是先裱纸、后画画。也就是说,先在画架子上裱上几层宣纸,然后直接在上面画画。这样可以把宣纸裁开裱,免去托大画容易裱坏的弊病,尤其是五尺以上的画心很难装裱。裁成小块就不一样了,只要接缝的地方处理好了就会感觉浑然一体的。要不然好不容易画成了,因为画太大裱坏了岂不是各方面都浪费?云儿这样想了就着手试验,真不错,第一次就成功了!云儿向来不怯场,在做试验的四尺整张宣纸前面胸有成竹地挥洒起来。当然立起来画没有在案子上画那样有个安全感,首先是颜料不要流淌下来。其次是章法布局还要不因为竖起来画而受到影响。再就是用笔用墨不是上下的方向而是横着的,所有这些都是新的难题。画画不是力气活,肯卖力气就好,方方面面的学养都在里面。然而最大的心理障碍就是胆量如何,敢不敢尝试。云儿在异域的时候曾经和蓝蓝学过油画、水粉画,都是把画板立起来画的,手还不抖,可以说挥洒自如。云儿的勇气就上来了,画了一幅牡丹图:国色天香。效果相当好!从此云儿就在画板上直接画了,给鱼儿们免去了托大幅画心的难处,自己练就了悬臂作画的本事,还省得低头画画脖子酸、肩膀痛。如果画坏了,把胶合板上的几层宣纸用水淋湿了刮下去再裱就是了。如果以后上面的画旧了,可以把画揭去,再裱新宣纸、画新画,架子完全可以不动,顶多是边框刷上新漆就是了。图板式画架问世以后,又“遭到”了热烈的欢迎。从一开始的一百两一幅增加到了三百两。要知道,一个普通人家一个月有二两银子就够活命的了,一个七品知县的岁俸银才四十五两。三百两是四十五两的多少倍?仅仅是一张画而已!可见人对美的追求是多么强烈。当然其中不乏附庸风雅的人,他不是酷爱艺术而是酷爱他自己的面子。但是呢他把画买回去了,别人看了也会从中得到美的享受。云儿的画超前了两百多年,是和三百年后顶级艺术学府出来的人学的,再加上云儿深厚的绘画、书**底和诗词歌赋等画外功夫,清朝的绘画大师也难以达到云儿的水平!云儿的牡丹再次被请进了紫禁城。由内务府的装裱师装裱完毕挂在了太后的慈宁宫里。太后面对牡丹图久久不能平静。她为有这样画艺的女人嫁给只会种菜、种花的武夫而惋惜。当然,云儿还不知道自己的画已经呈现在太后面前了。这是太后听说云儿的画已经在玉龙纸行出售了,打发内务府的书画内行去纸行看看画艺的高下,结果这位内行实在太喜欢了,就花自己的银子买了一张画心回来,目的当然是自己收藏,结果太后问他的时候他说太好了,也说不明白到底怎么好。因为在太后面前太紧张了,太后就问他怎么没有买一张回来,这个人还以为是太后知道自己已经买了,就心疼肝疼地拿给太后看。太后也明白他是给自己买的,就把银子按数给了他,画留下装裱了。云儿会画画还是福晋在太后和皇上去瑞王府那天,展示给太后云儿做的工艺品时随口说的一句话,说云儿和异域那位大姐的女儿学的小玩意儿,学了画。当时太后根本没在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