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22 (第2/2页)
臣附议。”又提议,“皇上不如唤程阁老来回话,听听他的说法。”“听他说什么?”皇帝把折扇唰一声合起来,扔到案上。董志和常在皇帝面前行走,觉出了不对劲。文睿临、李夫之却是心中大喜,认为皇帝已经对程询不悦。宁博堂没顾上打量皇帝的神色,只敛目等待进言的机会,此刻上前一步,行礼道:“启禀皇上,臣有下情回禀。”“讲。”宁博堂道:“臣曾在懋远做过六年父母官,在臣调任进京之前,他们对程阁老都是由衷的敬重。“的确,臣刚到懋远的时候,看得出,百姓因为灾情,因为分流淹田的事,对程阁老有过抱怨,甚至怨恨。“可在后来,朝廷的补给按时发放,懋远遇到难处的时候,程阁老曾几次帮忙向相关衙门递话,奉旨回京之后,也一再为懋远及至广东的百姓向皇上进言,皇上一再施恩于广东,这是有目共睹的。“在当时,百姓不知原委,可时过境迁之后,尤其百姓的境遇越来越好之后,有些事情想通了,有些消息也后知后觉了。“早在臣还没离开懋远之前,当地百姓便已对程阁老满口称颂。“臣以头上的乌纱帽担保,程阁老绝对没有对不起懋远的地方。“臣恭请皇上三思,切勿听信小人的谗言!”话到末尾,他语气已经有些重了,说完之后,冷冷地睨了董志和一眼。皇帝颔首,“这件事,程知行一个字都不用说:歹话、好话,都会有人为他说尽。”语毕对侍立在一旁的刘允打个手势。刘允像是早就在等这一刻,称是之后,小跑着出门,没多久便折回来,随他进门的是锦衣卫指挥佥事和一名锦衣卫,两人各捧着一个一尺见方的箱子。箱子打开来,从里面取出的,无一例外,皆是信函。“总有那么些人,善用‘莫须有’三个字做文章。”皇帝凝视着董志和,眼神玩味,笑容讽刺,“说起来,这件事是该翻出来了。“前河道总督、舒明达、陆放都已辞官,前者一直病歪歪的,就算有赶赴京城道出实情的心,身子骨也不会成全;后两个做起了闲云野鹤,居无定所,朕不知道他们客居何处――更何况,他们本就与程询交情匪浅,说的话如何能够当真。”“若派人去南边核实,在有些人眼里,便是朕已经给程知行定了罪。“要是换个人,朕或许真就那么做了。但对程知行,用不着。”他点手唤锦衣卫指挥佥事,“原原本本地讲给他们听。”“臣遵旨。”锦衣卫指挥佥事拱手行礼,之后转向在场官员,把当年万鹤年一事始末娓娓道来。在这期间,皇帝看着对方在案上的信函,间或取出一封,展开来看。宁博堂、刑部尚书越听笑意越浓。董志和、文睿临、李夫之越听脸色越差。锦衣卫指挥佥事讲述完毕之后,道:“此事,是前锦衣卫指挥使及两名锦衣卫亲眼目睹,三个人在事后先后照实记录在案,转呈圣上,圣上又交由锦衣卫归档封存。”董志和率先跪了下去,两个门生相继随之跪倒。皇帝又取出一封密函来看,把内容讲给众人听:“时年八月,程询、陆放率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