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16章-617章 希区柯克栽了个跟头 (第2/7页)
击毙,只剩下一个东部区的老大逃之夭夭。我从来没有想到,柯立芝的手笔,会这么大。紧紧一夜之间,美国最大的黑社会三党就在这个巴巴罗萨行动中灰飞烟灭,犹如一座高耸如云的大厦,轰然倒塌。虽然只有很少地一部分人逃了出去,三党人还在,但是他们要想恢复往日的辉煌,已经变得不可能。而更叫我佩服的是,这么大地一个计划,全部在暗中进行。几乎没有给广大的社会民众带来任何的影响。美国人一夜醒来,该干什么干什么,丝毫没有发现昨天晚上在他们身边发生了什么事情。从这件事情上,我算是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柯立芝,一个老练得近乎天才的伟大政客。而柯立芝却丝毫没有什么兴奋,他只是走在我的对面对付着他盘子里面的那块牛排,仿佛这些事情都和他无关。这些政治的事情,我是没有多大的兴趣,对于我来说,政府内部的运筹、三党的毁灭,都已经和我没有多大的关系了。获得巨大的成功,就是我最大的成就。“安德烈,我决定最近几天公布那份名单,到时候阿尔弗雷德.史密斯怕是要撞墙了。”柯立芝冲我笑了笑。而我,则对他摆了摆手,低头看我面前放的报纸。梦工厂人都知道我的习惯,每次电影首映之后。他们都会第一时间把报纸放在我的跟前,这一次也不例外。厚厚地一打报纸,的确让我眼花缭乱。的头版头条,刊登了一张巨大的照片,照片上面。不是什么明星大腕,更不是什么总统州长。而是两个紧紧拥抱在一起的普通美国人。他们中间,一个是白人,一个是印第安人。看得出来,这张照片是记着在昨天晚上地首映式现场拍摄的。报道地标题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美国人!“照片上的两个人,印第安人桑斯,妻子和孩子全部死于白人之手。白人泰格,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反印第安主义者。他的理想是让所有的印第安人在美国地土地上消失。而昨天,他们在印第安纳波利斯的广场上相互拥抱,情同手足。”“这样地场景,几乎出现在每一个放映《与》的地方。昨晚,梦工厂出品。安德烈.柯里昂导演影,让无数印第安人和白人成为了骨rou相连的同胞!”“当电影的最后,哈斯沙维脱掉军装和印第安人孩子站在一起地时候。当邓巴高举着那面苍狼大旗高喊着口号冲向白人军队的时候,整个印第安纳波利斯的大广场上,所有人都在高呼,所有人都在流泪!在呼声当中,白人和印第安人之间地恩怨,一下子烟消云散。他们像兄弟一般拥抱,一起载歌载舞,这幅景象,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根本让人无法相信。”“安德烈.柯里昂创造了一个奇迹!这个总是给美国人带来光明带来惊喜的人,昨晚同样让自由之光照耀整个美国。从东海岸到海岸,从佛罗里达到五大湖,每一寸每股的土地上,自由之光都在灼灼闪现。各大城市的人们,不同肤色的人们,都在呼喊同一句话,那就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美国人!”的这片文章,声情并茂,舞》,共花了大篇幅颂扬了印第安人,极力拥护共和党对待印第安人的政策,有理有据。“不愧是大报,这文章写得……”我砸吧了一下嘴。与相比,就低调得多了。它的头版头条是一则经济消息,关于的报道,被他们放到了第七版。没有照片,也没有大篇幅,只有一段几百字的报道。“昨晚,印第安纳波利斯,首映大获成功。而首映式的当晚,有几百名白人民众受伤,数家店铺着火……”看着这样的文字,我瞠目结舌,连连赞叹人家处理问题的手段。他们没有批评更没有宣扬反印第安思想,但是谁看了这个报道,都会产生负面的想象。与这两张大报相比,其他个一些报纸就实在得多了。头版被一副巨大的照片占据,照片上,一个健壮的印第安战士高举着长矛,和以往出现在报纸上的印第安人相比,这个印第安人脸上没有悲苦,没有凶煞,有的是笑容,他的长矛上,挑着的不是白人的脑袋,而是一束鲜艳的花。报道的题目是是:一部电影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几百年来,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