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8 (第1/2页)
欢喜,怎么着也比当年让钟家赚了昧心钱好。 说话间,他已取出钢笔,三两下刷刷写好地址。 握着薄薄的小纸条,徐大财仿佛看到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美好生活在向自己招手,乐得晕晕陶陶:“嘿嘿,小兄弟,多谢你了。回头办成了事,我一定请你好好喝几盅。” “不必客气。如果你想到、或听到关于钟家的事,倒是可以说给我听听。” 提起钟字,徐大财一拍脑袋:“瞧我这记性!小兄弟,我正想同你说件事呢。上次从通市回来后,我又去找当初透消息给我的哥们儿打听。结果他告诉我说,之前收古玩的那些人突然变了主意,先是说不收了,过了几天后又说愿意收,但开价极低。听一个把家传咸菜坛子抱去的人讲,当初人家开价三百,他没舍得卖,想要五百。现在再去问,人家只肯给一百了。这才个把月的功夫,价格突然跌到三分之一,这价可压得太狠了。” 愤愤不平地声讨了两句,他又堆起笑脸问道:“我对古玩行里的事儿不大懂……也不知这行情是不是跟蔬菜瓜果似的,丰收那年价就贱些,稀罕那年就高些。我就想问问……小兄弟,那位陈教授会不会也压我的价呢?” 他的关注点一直离不开钱。在他这外行眼里,古物跟商品一样,对他而言只有换钱的功能。至于欣赏什么的,还是留给有钱有闲的阔佬们去吧。 但雁游却透过表面的蹊跷,敏锐地嗅到了内里异乎寻常的疑点。 自来古玩价格虽有起伏,但都只在乱世时猛跌。太平年月里,虽然也有高价买赝品和贱价捡大漏的极端例子,但一般来讲,这些东西还是大体有个准价的。 比如说王豹拿来当饵给许世年下套的诸葛鼓,当年若在琉璃厂出现,比照同年代的青铜器,作价约摸在一千大洋左右。 至于现在,那天在英老家看到这件被“没收”的东西之后,雁游顺口问过一句,得到的答案是八千华夏币以上。 目前,古玩的价格还算比较稳定,除了传世孤品及数量稀少的珍品,价格会以快到不可思议的速度向上飙升,其余的价格都很平稳,默认的是几年一涨,但价格也不会太离谱,至多再加原市场价的一半。 有些时候,随着学术界的新观点出来,考据出某样东西并非从前所以为的用途,而是更为“平庸”的存在,说不定还会跌上一跌。当然,这是极少数现象。 任何稍有常识的人,都不会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做出压价的举动。因为这只会把自己的名声搞臭,招来同行耻笑和卖家的白眼。 雁游笃信cao作这一切的钟麻子后人不会是笨蛋,这种近乎白痴的举动背后,一定在酝酿什么诡计。 他们到底想干什么?或者说,这种举动能为他们带来什么样的收益? 虽然一时找不出答案,但考虑到钟家后人疑似与境外势力有勾结,雁游决定把接下来的调查重点放在利益得失上面。真心喜爱华夏古玩的外国人不是没有,但若牵扯上钟家,必定也是像迈克尔那样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人物。 见雁游半天没吭声,徐大财慌了:“小兄弟,你给个准话,到底压不压价?” 听那位哥们儿说了公司突然压价的事后,他可是愁了许久,生怕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