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34 (第2/2页)
花茶,阳光透过透明的玻璃,洒在两人身上,为两人渡上了一层光晕。 后世有画家画这幅“花房里的谈话”,两人的身后就是有这层光晕的。 “教授是不打算让我留在实验室吗?” “你不适合。”李铮语气中有几分惆怅。 郑光业虽然心里早就有了准备,但是听到话从李铮口中说出来,还是不免有两分失落,他是真的一度将第九实验室当成了能实现自己梦想的地方。 “那……或许听家里安排吧。”郑光业露出一丝苦笑,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开口道:“我能问为什么吗?我自认为并不比任何人差。” 郑光业能感觉到,自从李铮从芝加哥回来后,对他的态度就发生了微妙的改变,也是在那时,李教授开始培养孙斌,俨然将其当成了自己的助手。 他猜过可能是因为那两百万美金的事情,但心里又觉得李教授并不是这种人。 “对,你不比任何人差,甚至你比任何人都优秀。”李铮将花茶往郑光业面前推了推,“在第九实验室,你或许能做一个不错的研究员。但是或许在另一个更适合你的领域,你可以成为一个伟人。”李铮看着郑光业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 郑光业愣愣地坐在原地,他想了无数个可能,却没想到居然是这么一个答案。 “你是一个天生的政治家,你对事件有着异于常人的敏锐感。就拿这次三千万美金的事来说,你当机立断引狼驱虎,若不是铁道部的及时插手,赵校长根本顶不住当时舆论和教育部的双重压力。” “在学术上,你很优秀,但也仅仅只是优秀而已。华清优秀的学生有很多,但优秀的学者却十年二十年也不见得能出一个。当然,这最终的选择只有你自己能做。”李铮说道。 郑光业不愧是郑光业,他很快从呆愣中回过神来,他微微垂下头,让人看不清他面上的情绪。天生的政治家吗?仿佛一道新的大门缓缓在他面前打开。 确实,在李铮离开的那段时间里,他在与那些部门打交道的过程中,虽然处境艰难,压力巨大,但他却感觉到一种如鱼得水的畅快感,特别是看到当他引入铁道部后,前一日还气势汹汹的教育部被逼不得不坐下来谈判的时候,那种感觉真的令人畅快。 他放在桌下的手松了又紧,紧了又松,许久之后才缓缓抬起头来。 “教授,那这个实验项目我还能接着跟下去吗?”郑光业笑着问道。 “当然,只要你愿意。”李铮面上的笑容也加深了不少。 这就是后世称颂的“花房里的谈话”,后世一致认为这场谈话是后来的铁道第一人,放弃科研转投官场的重要原因,同时它也拉开了华国交通新历史的序章。 现在第九实验室的众人,并不知道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已经悄悄在他们身边发生,他们只知道,自己手头上的这个项目遇到了瓶颈。 “延长器官储存时间”这个项目的第二阶段目标是完成心脏的无限时储存。 研究方向非常明确——冷冻。 就像普通人在冰箱冷藏保鲜一样,用冷冻保持心脏的完好性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教授,按照您的实验计划,我们用血液代用品从心脏和组织的脉管内通过,装置通过计算机控制始终保持在50-80f的最佳温度,心跳也成功缓减至每分钟十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