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01 (第2/2页)
“四十?” “不知道,反正很年轻。是华清最年轻的教授!” 五月的华京已经有些热起来了,校园道路两旁巨大树盖将炙热的阳光挡在外面,让行人多了一份阴凉。 戴维和李铮并肩走在华清大学的道路上。 八十年代的华清大学里,外国人还是很少见的,金发碧眼的戴维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李,他们说得是你。” 李铮看了戴维一眼,“看来你的华文越来越好了。” 戴维闻言,面上不由浮现一丝得意的表情,“当然,我说过,我是个语言天才。” 因着李铮的关系,默沙东也注意到了华国市场,最近动作频频。亚胺培南的事使得华国政府及民间对默沙东的好感度非常高,一时间它居然隐隐威胁到了罗氏在华国的地位。 戴维可指着华国市场推他到罗伯特先生那个位置呢,自然不希望丧失最先进入华国的市场优势,竟亲自来到了华京。 “行,你高兴就好。”李铮耸耸肩。 罗氏向华清捐赠了一个实验室的事情已经是人尽皆知了。在李铮签了聘书的第二天,兴华社头版头条就是罗氏捐赠实验室的事情。 报道里洋洋洒洒,列举了罗氏曾捐赠过的所有学校,这一溜的世界名校的名字,看得华国人心潮澎湃,饶是知道内情的燕京大学也不由心里酸溜溜的。 最近,华清学子与燕大学子碰面时,最爱提的就是这件事。 罗氏给我们学校捐了一个实验室。 燕大华清,华国人提到两个学校的时候,习惯性地会把燕京大学放在华清大学前面,虽说两者是兄弟学校,但也是竞争者,这华清人心里就一直这么想着,为什么是燕大华清,而不是华清燕大。 现在罗氏给我们华清捐了一个实验室,没给你们燕大捐,这是不是意味着,在世界级名企眼中,燕大不如他们华清。 一想到这个可能,这些华清学子的背脊挺得直直的,连面上的笑容都不由加深了几分。 然而随之而来的就是实验室的归属问题,因着赵德培的私心,他没有将这赠与协议摆到明面上来,也就和几个华清大学的老教授通了通气。 这些老教授虽然心里多多少少有些咯噔,但也知道这事怪不了别人,也就沉默了。 但年轻一点的教职员工就不这么想了,陈安帮这一辈,正处于学术生涯中的高峰时期,国内科研资源有限,那些老教授的蛋糕又是不能动的,他们手中的资源更是紧张,很多副教授都是两三个人拼一个实验室。 这罗氏一出手就是占地五百多平的实验室,他们看到过报纸里的图片,那里面可都是国际最先进的科学仪器,华清大学所有实验室设备加起来,都不知道能不能比得过人家。 对于一个研究人员来说,这是不可抵挡的诱惑。 “时间差不多了,有兴趣去听听我的公开课吗?”李铮笑着对戴维说道。 “当然,这是我的荣幸。” ☆、第一百三十六章 华清大学生物系一楼某教室里,坐满了许多慕名而来的学生。 他们大都是被“华清最年轻的教授”这个头衔吸引来的。 “你说新教授年纪多大, 副教授待遇的话, 至少四十了吧。” “原来陈教授是我们华清最年轻的教授,他今年四十三了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