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11 (第2/2页)
当时性格内向的沈鸿基心中,赵秋华就是女神一般的存在。 沈鸿基暗恋赵秋华两年,在室友的鼓励下鼓起勇气向女神表白,赵秋华一口就答应了下来。后来赵秋华才告诉他,其实她也关注他很久了。校园爱情,双向暗恋,两人的大学恋情热烈而真诚。 但快乐的时间过得总是特别快,四年时间匆匆过去,两人一个要回华京,一个要回香江。两人约好,一回到家就通电话,向双方父母宣告两人的爱情。 然而沈鸿基始终没有等到这个电话,后来华国政治动荡,香江与华国的完全被斩断,两人就此断了联系。 直到一年前,两人重逢,沈鸿基毫不犹豫地结束了自己早已有名无实的婚姻,不顾杨婉茹强烈的反对,坚持与赵秋华领了结婚证。 ☆、第七十二章 由于李铮这个药物研究者的发声,玛丽医院的事情被顺利解决。六家病人家属中五家向法院提交了撤案申请, 只剩下一家胡搅蛮缠的, 已然掀不起什么浪花。 为此,陈素芬和玛丽医院的院长阿道夫先生专程来李铮实验室谢过李铮, 阿道夫先生还尝试邀请陈旭华回玛丽医院,被陈旭华笑着拒绝,他现在已经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做了大半辈子的巧妇, 现在打算种种米了。 耐药菌株感染事件一过去,实验室工作计划便再次提上议程。第一件事便是招聘能独当一面的实验项目负责人。 招聘信息一出去,李铮倒是接到过不少电话, 但大都是某某实验室的助手、又或者某不知名大学的副教授、甚至还有中学的老师来碰运气, 让他一阵无奈。 也是,虽然李铮先后拿出了巴胺沙东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两种药剂, 但在大多数圈内人看来李铮是一个生物制药学的天才, 天才这个词虽是褒义, 但同时它往往和年轻、运气捆绑在一起。 如今李铮的分量还不足以让那些已经在生物制药学上有了一定成就的人,放弃自己优渥的工作来投奔一个前途未知的工作室。 “如果有电话来你就接吧。觉得还靠谱的记录下信息。” 李铮揉着眉心站起来, 他从抽屉里找出一张纸,这是当时徐明生在医院里提到过的三个人,看来他还是得亲自跑一趟。 “好。”郑玲玲干脆地应下。 另一边 李铮刚离开青园不久,一辆黑色的轿车就在青园不远处停下,一个三四十岁衣着讲究的妇人从车上下来。 “陈叔,你先回去吧。”赵秋华说道。 司机应了声“好”, 黑色轿车缓缓驶离,慢慢消失在赵秋华的视线里。 她来过青园,那时候的青园还叫菁园,沈鸿菁的菁,那时候的肖子俊买下这块地的时候意气风发,一心想要做第二个利嘉仁,却没想地产业和楼市双双大跌,他不仅把自己的积蓄赔了进去,还欠了一屁股债。 若不是她和沈鸿基帮忙,肖子俊说不定直接从世贸大厦跳下去了。却没想,这块地兜兜转转居然到了她儿子手上。 赵秋华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青园门口,保安尽职尽责地站着岗,目光严肃地看着一个个过路的行人。 赵秋华迈开右腿,又收了回去,她面上露出挣扎的神色。最终,还是没有走过去。 周思甜下车的时候,看到的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