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书 | Her Story(百合)_25 方圆的此岸与彼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25 方圆的此岸与彼岸 (第1/2页)

    

25 方圆的此岸与彼岸



    九月中旬的某天,方圆坐在疾驰的车上,父亲和母亲坐在前排,三人一路无言。

    当窗外的风景从连绵山丘变为高楼万丈最后变为碧波万顷,她知道,独自上路的时刻终将到来。

    三人此行的目的地是南方某口岸的渡口,父母只能送她到关口,此岸与彼岸便是最近也最远的距离。

    在轮渡售票处前,方圆正要去窗口排队,但父亲坚持要去,她拗不过,只得站在原地守着行李。

    方圆看着父亲的身影慢慢融进长长的队伍中,他穿着板正的短袖polo衫和西裤,在众多手提着、肩扛着大包小包行李的人群中略微有一丝格格不入,但父亲泰然自若,她突然觉得这种格格不入也许是种错觉,父亲的身影第一次透着一种坚毅的味道——其实也不是第一次。

    方圆记得在很久以前父亲也曾是这个样子。

    那是大约二十年前,父亲从幼儿园接她放学,路过一个文具店,她看上了一个粉色小火车形状的手摇卷笔刀。她盯着它看了很久,她想要,但是写着“50元”的价签让她无论如何也不好意思开口。

    那时父亲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办事员,虽不至于捉襟见肘,但也没有富裕到可以大手一挥用五十块钱给女儿买一个可有可无的卷笔刀的程度。但是父亲没有说什么,简单向售货员说了几句,领着方圆走到收银处,在方圆回过神来之后那个粉色的小火车卷笔刀已经被精心包好、落在了她的怀里。

    “爸爸,这个好贵的。”

    “这有什么,我女儿喜欢最重要。”

    她仰头看见父亲含笑的眼睛,他的大手柔柔地抚着她头顶的发。方圆记得那天父亲出奇地高兴,他把她高高举起跨坐在自己的肩上,她提着卷笔刀礼盒的同时双手搂着父亲的脖子。她在他肩上坐得稳稳当当,小手作乱搔着他的耳后、弄乱了他的发,但他还是很高兴,一路吹着口哨驮着她回家。

    后来,父亲得了好机会接连晋升,在方圆每次考班级第一和年级第一的时候总会给方圆塞一个大红包,红包里满满当当塞着崭新的百元大钞。父亲在她的事情上向来很大方。

    但即便如此,她印象最深刻的依旧是那个五十元的卷笔刀,即便已经锈了、不能用了,她始终把它摆在书桌前最显眼的位置,一摆就是二十年。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方圆眼中的父亲只剩下了不可一世的标签,他在工作中养成了发号施令的臭毛病,连带着平日里要买点什么都是让司机代劳,似这般“屈尊降贵”排队给自己买票还是多年来的第一次。

    恍惚间,二十年前驮着自己的父亲,和眼前排队买票的父亲,两个身影跨越了时空缓缓交叠。

    方圆内心一颤,也许他从未变过,只不过她从未了解过他的全部。这「变」中有「不变」的道理,她此时大约明白了些。

    见着父亲买好票转身向自己走来,方圆晃了晃脑袋定了定神,镇定地借过票,报之以一个真心而灿烂的微笑。

    父亲有难以觉察的一怔,见方圆依旧微笑地盯着他瞧,他了然,伸手揉了揉方圆头顶的发。

    “吃个饭再去吧。”一旁的母亲提议。三人走进了旁边的快餐店。

    正要坐定,父亲和母亲在远处的人群里认出了两位旧友,招呼着她们一起落座。

    方圆其实不喜这样的场合有他人打扰,也许对其他人而言,这是平凡人生中的平凡一天,但对她而言这是特殊的一天,不论她如何说服自己别离乃人生常态,她依旧无法洒脱看待。

    但,看见父亲和母亲与两位旧友相谈甚欢,觥筹交错间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她了然,虽有些怅然,但觉得只要他们高兴,这样也无妨。她沉默地在一旁扮演着添茶加水的角色。

    饭毕。方圆拖着箱子背着包走向关口,四人在她身后站定。

    她扯出一抹笑,故作洒脱道:“我走啦!”

    母亲说:“嗯,快去吧,别误了时间。”

    父亲站在原地没说什么,只是看着她。

    她转身往前,直到前方的人流陆续过闸,她紧随其后。过了关后,她趁着把证件放回包里的机会,转头看了一眼来处。母亲和两位友人已经转身向远处走去,交头接耳地有说有笑。

    父亲跟在母亲后两三步,却有些不放心地一步三回头,这一回头便对上了方圆的目光。

    他们之间相隔四五十米,耳边是嘈杂的人声以及渡口呼啸的海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