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1 范闲入京庆庙验元阳 (第1/2页)
春末的儋州城总是湿漉漉的,咸腥的海风裹着水汽在青石板上洇开苔痕。范闲蹲在后院的槐树上,指尖摩挲着昨夜新制的毒针,忽听得墙外传来细碎马蹄声。 十二匹北地良驹的蹄铁叩击石板,声音却像裹了棉絮。他眯起眼睛数着节奏——连续三日暴雨冲垮了官道,这些马至少奔袭了七百里,最前头那匹的右前蹄该是磨破了。 "少爷!"侍女惊惶的呼喊撞碎满院蝉鸣。范闲翻身跃下时,正瞧见祖母握着翡翠佛珠立在廊下,苍老的手背绷起青筋。 前厅跪着个红甲将士,范闲顿时明了,这是接他去京都的人到了,也是他都十四了,他的那位父亲真有一点在意他,就像是他小时候送费介到他身边似的,这个岁数总是要回到范府去的。 少年稚气的脸上带着一丝笑意,转身步入前厅,目光直直地落在了跪在地上的红甲骑士身上。 而此刻,老祖母已经站在廊下,手里捏着那串翡翠佛珠,苍老的面容上写满了无奈和忧虑,也因此冲散了范闲的喜悦。 老人的目光与范闲相接,似乎在这一瞬间,两人心照不宣。她轻轻叹了一口气,缓缓开口:“我本想将你留在儋州,在这里,命长些,但这次来的是皇命,皇命难违,去京都吧。” “我知道,奶奶。”范闲低声应道,牵起老人的手,笑道“我会照顾好自己,左右不急在这一时,这都到了晌午,我们先去吃饭。” 他顿了顿,目光闪过那位跪下的红甲骑士,随即恢复了平时的从容与冷淡,“我要收拾行李,明日再出发” 老人家带着孙儿吃饭,并不十分奢华,中午也仅是四菜一汤,其中一道上好的春笋,本应出现在两年后的餐桌上,如今却被蝴蝶的翅膀扇到了此时此刻。 正如彼时彼刻会发生的事情一样,范闲进京时多了一位姓滕的友人。 就这样,范闲踏上了通往京都的路,而儋州的青石板,也依然安静地等候着下一场风雨。 进京后,一个白面无须的中年男人接替了范闲的车夫位置,以范闲的机敏,心里已经有了几分猜测,他离开儋州,是皇命,一同附信而来的还有范侍郎,他的“父亲”,信中寥寥数言,已让他明白自己是那位皇家郡主的冲喜“神物”,如今来个公公接他入京,倒也并不奇怪。 两世为人,他还是第一次看见太监,内心多有些好奇,却不好意思盯着人家一直看,思量之间,便到了一座庄严的寺庙前。 这庙地处偏僻,在繁华无比的京都城中,要找出这样一个荒凉的地方,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说荒凉也许并不准确,准确来说是异常的干净,庙上飞檐梁柱之上,连一丝灰尘都看不到。 迎面的正门被漆成了深黑色,看上去十分庄严,门上是一方扁扁的横匾,上面写着:“庆庙”二字。 下了马车,中年太监微笑着示意他进庙,进这个似乎与他有着极深缘分的地方。于是少年便满不在乎的去推门,毕竟他虽然生得秀美无比,却是七品的高手,并不害怕对方起什么歹意。 “什么人?”门后传出一声一声暴喝,一个中年人出现,他双目深陷,神情阴鹜,好似老鹰抓兔子一般,吓了少年一跳。 看对方盯着自己,带着些轻视,范闲心里有些不乐意,什么混蛋人,谁他妈一进城就愿意当兔爷,皱眉着眉头说道:“阁下声音这么大,也不怕把人耳朵震聋了。” 他身后的太监也赶忙上前一步,道:“宫爷,是范家的小子。” 中年人神情严肃,终于没那么凶恶,只是冷道:“庙中贵人祈福,自去偏殿。” 这人的打扮明显就是一富家随从,但说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