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村里 (第2/3页)
进去。 肚里有了荤腥,虽然稀饭仍不敢放开了煮,但今晚没谁喊饿,各自聊了一会就睡着了,第二天rou汤配稀饭,一个上午个个有干劲。 忙碌的生活和劳动虽然仍不能驱散唐鹤心头的阴霾,但已令他无暇悲怨,经过每周定期的思想课的改造,他甚至有点羞愧。 知识青年下乡是毛主席号召的,为的就是让年轻人到农民中去,扎根贫下中农,接受革命考验和思想建设,农业学大寨,建设新农村,在艰苦奋斗中磨练坚定的意志,用自己辛勤浇灌出的劳动果实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淬炼着自己的主观世界,这是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需要。 他不应该长久困于自己的私事私情之中,理应投身到滚滚的革命洪流之中,承担起每个青年都应该承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学大寨战天斗地,广阔天地练红心。 想通了这些,唐鹤便将以往那些酸苦困惑的往事暂时搁置在角落里,心灵获得了一丝轻松,尽管农活又累又苦,但在这偏远的山村里,谁都不知道他的家事,没人会翻来覆去地说闲话。 这怎么不算是另类的平静呢。 只是少年人总是意难平,夜深人闲聊,少年诉乡情,屡屡思念勾人心,背土离乡太难舍,但谁都不愿当逃兵,誓要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 热情上头,男生宿舍里响起《毛泽东选集》的朗读声,唐鹤心不在焉,他想念母亲,不知道开春了她的咳嗽好些了没... 他至今仍想不明白,他是她唯一的儿子,彼此唯一相依为命的亲人,她为什么一定要将他丢到这偏远穷苦的山村来...他怨恨,痛苦,困惑,问不出,想不通。 暂时先放下吧... 四季交替,天气逐渐炎热起来,如今新来的知青们农活也算是做得有模有样了,林队长算是对这些学生娃改观了,瞧着不咋行,实际很可以。 尤其是唐鹤何玉岚,不叫苦不喊累,很好地接受了党和人民的考验,特别是何玉岚这个娃娃,真真吃苦耐劳,和男同志同工同酬,一天两角钱,其他女同志一天一角五就不错了。 ****** 小河清且浅,如水晶般剔透。 它流过山涧,经过村庄,草鱼儿成群结队,逐水而来,它见识了山林的生死枯荣,亦见证了人间的滚滚红尘,仍旧不染污浊地跑过岁月,在村庄孩子的心灵间刻下家乡波光粼粼的印记,一村,一水,一路,一世。 正因亲密的徜徉过,才有将来几十年深刻的怀念。 夏日的小河白天是热闹的,孩子们总是偷偷背着大人们捉鱼戏水,大人来了又包着头一哄而散,在河边树林里窜来窜去,发出怪叫,石子落水的声音不知惊起了哪对野鸳鸯... 小河让大人们担心,但终归不害怕,无他,小河很浅,最深的地方才到成年人的腰部,而“深水区”属于傍晚下工的男男女女们,洗去污尘疲乏,焕发活力轻松。 男人在下游,女人在上游,隔着几道弯,只有彼此隐隐约约的欢声笑语从林间的缝隙中传来。 何玉岚太不习惯了,呆愣愣地看着村里的姑娘,小媳妇,老媳妇们脱下外衣,穿着背心裤衩趟入清凉的河水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